打印

中国汽车步入产业提升时代

    近日,长春、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厦门、芜湖和台州8个城市获得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称号。一汽、长安、奇瑞、宇通、吉利等160家企业成为首批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授牌大会上说,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中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出口规模较小。他表示,中国政府将抓紧制定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政策,并推动地方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出口基地的建设。据悉,我国将出台相关政策,在技术研发、金融等方面对这些企业和基地给予支持,力争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基地。
  正进入准完全竞争时期
  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75万辆和585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9%和全球汽车消费增量的23%。2000~200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复合增长率达到37%。另据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109.3亿美元,增长34%,整车出口17.3万辆,增长120.5%,出口金额15.8亿美元,增长158.4%。汽车零部件出口8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达388万辆。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跻身世界前三位。
  所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只占全球市场的7.5%,因此其余92.5%的市场都是对我们开放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表示:“吉利未来90%的轿车都将出口国外。”
  迅速扩容的市场成就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及成长,市场份额越趋分散。日、韩系汽车市场份额逐渐上升。而自主品牌汽车2005年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5%。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同样迅猛。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168亿元,2000~200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汽车零部件在汽车行业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2005年已接近40%。原因是:1.原有封闭化的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出现变化,外协配套采购比重逐渐增加;2.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汽车零部件内容更加丰富、价值有所提高;3.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大量外资汽车零部件公司进入中国或扩大投资。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结构分散,现有企业50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仅约130家,缺乏经济规模和技术研发能力。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开放,合资和外资独资企业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在中国签约投资的外资独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约28家,而2005年外资独资企业数量已经增加到90家,协议投资额约40亿美元。
  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将扩大到8000亿元左右。
  海外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汽车出口的大户长城汽车,去年在大本营保定建成了年生产达10万辆的基地后,紧接着又投资7000万美元开辟海外生产基地,在俄罗斯独资建设汽车组装厂项目,这是目前国内汽车厂家在国外建的第一家独资整车企业。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透露了长城汽车海外设厂的想法:该公司计划在俄罗斯建成年产25000辆的组装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哈弗CUV。
  中国汽车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轻型载货汽车,而本土生产的高端车型正在逐渐取代某些进口。另外,一向被认为缺乏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轿车已经批量地进入国际市场,雄心勃勃的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海外扩张,出口产品到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在汽车产品出口中,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占有很大比重,2005年出口金额达到8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汽车产品出口的43%。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以低附加值、高人力和原材料消耗型产品为主。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比较集中,按照顺序分别为: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其中,向美、日两国出口汽车零部件的金额占出口总金额的近50%。出口企业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这两类企业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金额的56%。
  2005年汽车(含底盘)出口数量达到17万辆,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数量,出口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出口市场遍及全世界179个国家,按照地区分类顺序为: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出口产品中,载货车数量接近10万辆,其中约90%为5t以下的轻货(包括皮卡)。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轿车产品出口迅速增加,数量达到31125辆,同比增长224%,其中绝大多数是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市场也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主流汽车市场转移。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分析,去年汽车出口的增加得益于民营企业出口的增加。
  去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汽车50.9万辆,增长3.7倍,占当年出口总量的46.7%;国有企业出口32.3万辆,增长83.5%,占29.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0.5万辆,增长1.1倍,占18.8%。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依次是:本田、长城、中国重汽、一汽、东风、奇瑞、江铃、哈飞、中航、陕汽、中兴、江淮、吉利、厦门金龙、北汽福田、长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跃进、宇通等。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品牌的汽车仍然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
  “五低格局”成产业之痛
  汽车产品作为占世界贸易总额10%左右的第一大类产品,是中国参与国家工业竞争的战略武器。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自主品牌、出口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国门的关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继续呈现迅猛增长,其中轿车出口达到3.45万辆,同比增长2.6倍,轿车出口量超过去年全年。载货车出口同比增长44.5%,客车出口同比增长74%。但去年全年的汽车贸易也只有世界的1%,除规模太小外,从总体上看汽车出口存在的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等五低格局并没有得到改变。
  目前乘用车出口基本以中低档车型为主,市场也大都集中在非洲、中东、西亚及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利润则更低得可怜,2004年中国进口整车平均单价为2.82万美元,出口平均单价仅0.48万美元,税后利润更相差几十倍。
  2004年12月16日,奇瑞汽车与美国梦幻公司在安徽芜湖签署了汽车出口的协议,梦幻公司将拥有奇瑞汽车五款新车在北美地区的分销权,目标是2007年起每年销售25万辆轿车。计划一出,国内同行称羡不已,而美国一些汽车企业及评论家却将奇瑞形容为“纸老虎”,认为仅有9年历史的奇瑞想扎根美国还早得很,最大的挑战就是质量关,汽车安全、油耗及排放等都将面临美国标准的严峻考验。
  售后服务是软肋
  中国车在海外的售后服务还没有跟上,很多维修保养是由经销商自己来承担。国内汽车出口大多以小批量整车出口为主,为了几百辆车去当地设厂,在国外建立庞大的营销、维修、服务体系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但如果没有完善的营销渠道的铺设、零部件供应及维修服务,又一定会影响当地的市场接纳程度。当年二汽向菲律宾出口汽车失败就是因为维修及零部件没有跟上,导致当地消费者失去信心。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强调,国内现代服务理念才刚刚兴起,是一个软肋,而国外市场的消费者对非本土产品本身就更审慎,服务要求也往往更高。丰田汽车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到各国办汽车学校、汽车驾校、汽车培训班及汽车俱乐部等等,从汽车知识的普及开始做起,直至引导当地消费理念,这一经验值得借鉴。
  “但这也要以自身的规模及实力为基础。”贾新光说。国内汽车出口大多以小批量整车出口为主,为几百辆车而建立宠大的营销渠道、零部件供应及维修服务,对我国汽车厂商来说成本压力是巨大的,但如果不建立,又会影响当地的市场接纳程度。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年调高出口比重
  不久前,德勤中国发布了对中国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中国汽车出口问题的问卷调研结果。被访企业50%为国有和民营企业,50%为合资和独资企业,整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比例分别为20%和80%。
  调研发现,无论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都表达了对产品出口的极大关注和预期。根据调研结果,汽车企业产品出口在全部销售收入中的平均比例估计从2006年的14%持续上升到2010年的28%,出口将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趋势。同时,北美和欧洲市场被大多数被访零部件生产企业列为优先考虑的市场。大多数被访企业都计划逐年调高出口在其产品销售中的比重,企业预计出口将渐增至总收入的50%。
  调研还显示,质量普遍被视为对于出口成功运作最重要的因素。一些汽车企业经历了海外市场的尝试后,发现产品质量已经成为自己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低成本、销售渠道和网络或关系、品牌、产品达到安全及排放的标准等被大部分被访企业列为出口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差别在于整车企业更加关心售后服务及保养网络或关系,而零部件企业则是把技术创新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未来3~5年甚至5年后,企业更为集中在通过自身能力的建设来增强竞争力,如在服务海外客户上增加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和能力、聘用海外市场专家等。
  随着出口规模逐渐扩大,国际关系和售后服务也引起汽车企业的高度重视。对于整车企业来说,面对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国际关系、质量标准及认证、售后服务、成本竞争力、产品种类的多少等。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质量标准及认证、成本竞争力、售后服务、国际关系、运输及交货造成不少困扰,由于上、下游产业价格双重挤压,以及现有大部分产品技术附加值低,成本控制对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出口企业做好八件事
  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副司长张骥认为,目前汽车产品出口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国内的产业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也是符合我国汽车产业现阶段发展水平的,这个过程无法跨越,只能尽力使之缩短。因此,他提醒汽车企业在出口道路上要做好八件事。
  第一,要确保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产品大多数属于低端产品,但不能是低质的商品。
  第二,要千方百计做好售后服务,企业要有长远发展,应当有出口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对于整车市场而言,有订单不等于有市场,有市场也不能当实验场。
  第三,技术贸易壁垒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出口的最大障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因此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准入标准,并且还在不断提高。因此出口企业特别是整车出口企业要细致研究进口国的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防止盲目进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要控制成本,防止价格急剧下跌,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
  第五,要在研发方面下工夫,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都要增加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第六,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国内汽车产品的出口企业,要保护别人与自我保护并重,国内与国外保护并重。
  第七,要增强远洋运输能力,特别是滚装船的运力,降低物流成本。目前远洋运输主要依靠日韩和北欧的船队,由于国内运力严重不足,订船困难,从长期发展来看必然带动运输成本上升,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第八,要规范出口的秩序,抑止恶性竞争。
  应着重精细化管理
  德勤的调研报告认为,一个国家要成为汽车出口国,应该首先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具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国内市场。中国商用汽车制造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在部分细分市场和中低端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轻型卡车和大中型客车。中国轿车出口的前景,取决于未来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对国际市场的更多理解,以及采取合理的市场战略。
  调研报告还指出,汽车出口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非常重视与国际伙伴开展合作,利用其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配送和服务网络、以及专业经验。这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另外,由于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产品已经从比较实用化的轻型卡车和大中型客车扩展到更多依靠个人采购决策的轿车,汽车企业应该着力于树立品牌形象,了解市场消费,针对客户需求开发产品,改变产品"低质低价"的市场认知。企业应着重精细化管理,可考虑实施国际标准的先进质量改进办法如六西格玛来提升产品质量,并须严格时间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
  与运输业和保险业实现战略合作
  刚刚被授予"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称号的一汽、长安、奇瑞、宇通、吉利等17家中国知名汽车企业日前在北京分别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了1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将针对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签约仪式上说,这是中国汽车业与运输业和保险业的首次战略合作,将有助于解决未来中国汽车出口中面临的运输瓶颈、规避信用风险,促进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表示,为进一步满足国家汽车出口中的运输需求,中远计划通过买造船、船舶租赁和客户联营等多种形式,使中远汽车船队的总运力在短期内从目前的6艘增加到14艘,车位总数也将由7215个增加到40000个。目前中远的汽车海上运输和汽车物流业务已初具规模,整车物流年运量已超过6万辆。
  由于目前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的主要市场多是中东、拉美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贸易中难免遇到政治风险和收汇风险等诸多风险。为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若昕表示,今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为这17家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其出口贸易、海外投资等提供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支持。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与发达国家相比虽有相当的距离,但与发展中国家比较,又具有相当的优势。2005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达到17.3万辆,出口数量首次超出进口1.1万辆,实现了历史性转折。2005年全球贸易额达到8400多亿美元,其中汽车产品占到10%,在如此大国际市场需求空间下,中国汽车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尤其是中高档人才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将保持相当长时间。凭借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应该是一种必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