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汽车:面对跨越式发展新机遇

    能源的紧缺、环境的污染,这当今世界的两大难题,在分析家的口中好像都与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费直接相关。于是,清洁、节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球汽车业和各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节能清洁汽车,成为汽车业刻不容缓的选择
  石油是汽车的“生命线”,眼见着“动力源泉”愈见紧缺,但是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仍在不断地攀升中。“十一五”过后,预计到2010年,我国国内汽车市场年需求量为800万到9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汽车化水平将达到每千人40辆,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高到2.5%。
  面对着飞速发展,汽车燃料问题成为最大的发展瓶颈。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工程师蒋一子为汽车的“口粮”算了一笔账: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了2.92亿吨,进口原油1.23亿吨,其中,车用燃油消耗已经达到了中国石油消费量的1/3左右。而我国的石油供应量已经接近目前产能极限。据石油部门预测,到2020年,国内市场的石油供应量可以达到4亿吨到4.5亿吨,而依照现在的需求增长速度,到2015年之前,我国汽车产业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就将达到约5亿吨。
  与此同时,环保的压力对汽车产业来说与日俱增。
  “控制机动车污染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明确表示。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曾透露,目前我国一些大型城市的机动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预计到2010年将有近400个城市空气污染将从目前的煤烟型污染转化成煤烟机动车混合型污染。资料显示,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面对着巨大困境与压力的汽车产业要找寻继续发展的出路,在这时,发展节能清洁的汽车成为必然的选择、刻不容缓的选择。
  节能清洁汽车发展的图景早已铺开,汽车大国正加紧推进研发计划
  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清洁汽车的典型特征在于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清洁汽车的种类很多,按照所使用的燃料和驱动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电动汽车、燃气汽车、改良燃料汽车、醇类汽车以及其他能源汽车。
  节能清洁汽车的发展图景在世界汽车工业中早已铺展开来,替代燃料、降低油耗、制定环保排放标准……改善能源效率与引入其他类型燃料两条路线成为业界的选择,研究方向不同,但殊途同归。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升级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酝酿。
  氢被人们认定是继石油之后汽车工业的重要能源,而利用这种能源的工具就是燃料电池。2010年是业界期待燃料电池车实现批量生产的起点,产业界正在进一步完善内燃机设计,使用替代燃料,并尝试新的发动机理念。美国通用正在努力成为首家实现不亏本销售100万辆燃料电池车的公司;欧盟对于燃料加注基础设施建设抱以极大的关注,投资“氢能”的生产;美国政府在2002年1月宣布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结成新的合作关系————自由汽车计划,其目标就是进一步研究燃料电池技术及氢气的制造和应用,美国政府还在2003年2月为未来5年燃料电池的研究拨款17亿美元。
  柴油车成为了降低油耗的首选。据介绍,在欧洲国家,近十年来已有40%的车辆采用了柴油动力系统。在2004年的必比登挑战赛上,德国大众公司带来了一辆名为LUPO的小车,它以柴油为燃料,每百公里的油耗仅为2.99升,每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为90克,创造了量产车中燃油消耗的新低,发达国家甚至还提出了“百公里油耗一升”的口号。美国的“开发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每年会得到2.4亿美元的资助用于发展低油耗汽车;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也提出了一个自愿协议,以实现车辆的低排放,在2012年按该协议要实现每公里12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来自韩国、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这个协议。
  福特、通用等汽车厂家纷纷押宝混合动力汽车。福特混合动力SUV爱仕HEV2003年上市,2004年通用汽车公司拿出了三种型号混合动力汽车,而混合动力的先驱丰田已开始将混合动力技术装备更多的车型。
   中国汽车不必经历石油燃料时代全过程,而应从清洁节能方面觅得产业升级的先机。几年努力,成果可喜
  在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跟随模式”成就了中国汽车工业今日的欣欣向荣,但也让它因而缺少了独立的品质。而现在,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面临着与世界在同一发展平台上竞争的契机。
  虽然现实市场对零排放、无污染的汽车还没有大的需求,但未来清洁汽车的前景已在全球的共同关注中慢慢明朗。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兴国家,中国汽车行业不必像发达国家那样经历石油燃料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并正处于大力发展未来能源的黄金时间。通用汽车环境与能源副总裁洛瑞女士认为,2004年“必比登清洁能源汽车挑战赛”选择中国,实际上是选择了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时机。
  对于汽车业界的发展变化,不断开放的中国汽车工业越来越敏感。希望有所作为的中国汽车业,节能清洁的行动也正在进行着。
  1999年,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成立了推动清洁汽车发展协调领导小组。随后,13部委出台了《关于实施清洁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2001年,国家科技计划推出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且形成了“清洁汽车活动”基本框架,“清洁汽车国家行动”由此开始。
  在“十五”期间,科技部不断增加支持清洁汽车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的科技投入,已累计投入10多亿元。在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科技部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中分别安排了“清洁汽车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和“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成为“十五”期间汽车工业创新的主攻方向。科技部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形成了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车型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通过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构筑中国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布局————东北以一汽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为中心,华北以北京和天津纯电动客车和轿车产业化、北京燃料电池客车为中心,华中以武汉混合动力汽车为中心,华东以上海为中心,发展燃料电池轿车,争取5至10年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
  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性能样车和实用样车,并且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东风汽车走在了国内电动车研发的前列。他们开发出国内第一台燃料电池整车;2001年成立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投资2亿元建立了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完成混合动力公交车和轿车的产业化认证,从而搭建起一个电动汽车的发展平台;2005年7月,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公交车通过验收,成为我国第一代混合动力商品车。奇瑞和长安分别承担的混合动力汽车经过两轮研发,也都在向产业化靠近————继长安CV9上海车展亮相后,奇瑞的混合动力车也正等待科技部的验收;红旗混合动力车早已试制成型;武汉公交集团等4家企业共同投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的电动车示范运营商业性公司,现有电动汽车98辆,建成4座充电站,运送乘客70多万人次,已经实现赢利。
  根据对19个示范城市的运营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燃气汽车20多万辆,建立加气站700多座,每年替代汽柴油100多万吨。
  在天然气汽车方面,目前全国燃气汽车已经超过20万辆,每年能够节省石油150多万吨;共有26家整车企业开发的总数超过100种的燃气汽车车型登录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部分产品已出口国外。
  “清洁汽车的发展将从燃料、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到混合汽车的产业化,最终逐步走向可以实现燃料来源多元化、清洁的零排放的氢动力汽车。”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这样描述清洁汽车的发展历程。
  面对“十一五”,我国如何发展清洁能源汽车,顺利实现汽车产业“蛙跳”升级,成为必然的关注焦点。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负责人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研究开发和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带动燃料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发展。2005年6月,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工作的具体部署中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节约和替代石油3800万吨。
  虽然比欧洲晚了7年,比近邻泰国晚了5年,但中国汽车的欧Ⅲ排放标准时间表还是确定了:2008年国内车辆尾气排放要达到欧Ⅲ标准,2010年要达到欧Ⅳ标准。而2004年7月1日欧Ⅱ标准已经开始实施。欧Ⅲ标准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将比欧Ⅱ降低约30%,而欧Ⅳ标准将进一步降低60%。北京更是提出了在2005年实行相当于欧Ⅲ标准的新车排放标准。在2007年前,北京90%的出租车和5000辆老旧公交车将被更换为符合欧Ⅲ标准的机动车。这些标准的出台和实施,给汽车的清洁环保增加了一重压力,也增加了一层保障。
  面对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汽车业划时代变革到来之时,中国汽车能否跻身引领潮流的主力军中
  资源和环保的严峻形势,使发展节能清洁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时势造英雄,节能清洁汽车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
  在政策方面,200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电动汽车发展,支持研究开发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2005年,我国政府又颁布了一批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标准。
  在市场推广方面,北京在2008年将大规模使用清洁汽车,90%的公交车和全部的市政(环保和邮政)用车将改为清洁燃料车。
  但是发展的大好形势依然难掩中国节能清洁汽车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缺少资金是最多被提到的。有资料显示,从投入的比例来看,目前我国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总投入(包括企业投入)大约在20亿到30亿元人民币,而戴—克公司每年在此领域的投入高达5亿欧元,而通用汽车在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上已经投入了几十亿美元,并且还在继续不断地投入。
  其次是市场化的问题。节能清洁汽车若想实现产业化,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无论是技术性能的稳定性,还是产品质量的完善与水平提升,都需要在进入市场实际运作后,才能得到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
  再次,由于中国的清洁汽车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须为该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比如加大燃油税、提高排放标准,对购买清洁能源车进行补贴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可能还需要相当长时间。
  此外还有产业链的建设。比如氢能,现在公认困扰氢能发展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使用氢能的设备价格昂贵;二是加氢的设施仍不完备,还没有形成供氢网络,导致氢能的推广应用受到制约。
  尽管节能清洁汽车还面临着太多的发展难题,也并未拥有消费者全然的信任,但是开拓者的脚步已经迈开了,人们在期待着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惊喜。当汽车产业真正摆脱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汽车业划时代的变革期就将真正到来。希望在那一刻,中国汽车产业能够跻身引领潮流的主力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