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6年经济增长预测

    近期,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陆续对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预测。世界银行的《2006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由于油价影响和通货膨胀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减缓至5.7%,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达8.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9月21日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4.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7.2%,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2%,CPI增长2.5%。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2006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下降,预计为3.5%。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亚洲发展展望》认为,石油价格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石油价格不再进一步暴涨和房地产市场平稳降温,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健康增长,2006年增长率为6.6%,其中,中国增速GDP增长率将稍低于9%。从以上预测可以看出,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略有下降,在3.5%左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
  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也在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石油价格上升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主要风险,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可能陷入衰退,并引发通货膨胀,形成滞胀。第二,全球贸易不平衡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势头正在强化,贸易摩擦加剧。上述两个方面的风险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中国40%的石油依赖进口,据专家估计,2004年高油价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已经达到0.7%~0.8%。国际市场石油的高位波动将直接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并可能诱发通货膨胀风险;其次,我国经济增长对对外依存度较高,2004年已达70%,2005年9月高达77.8%,国际对华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将对出口、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虽然我国经济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但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总体环境良好。1998年以来,中国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波动大大减小。
  可见,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受全球技术进步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加,需求拉动的源头因素趋于稳定,新周期的扩张相对缓慢,呈现出一种在“软着陆”以后的“软扩张”的态势,这体现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重大的变化,特别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产业转移等。2004年,我国人均GNI已经超过1200美元,消费规模和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平台,住房、汽车、轻纺、家电、电子通讯、数码产品等下游产品发展,带动了重化工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和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发展;消费的个性化增强,排浪式消费已经不复存在,需求拉动因素趋于稳定;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结构的梯度推移有着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最近几年内,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将由过去的“大起大落”和“大起缓落”转变为“缓起缓落”,使过去那种峰谷反差鲜明、年度间起伏很大的波动,变形为峰谷模糊、年度间起伏较小的波动,这也正是我国经济平衡较快的机遇期。
  2005年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要求2006年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继续实行“双稳健”。12月3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全国发展与改革会议上高度评价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出2006年将着力调控产能过剩问题,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见预料,2006年经济总量在继续扩大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投资增速趋于稳定,轻重工业增长更加协调,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小幅回落调整阶段。
  2006年经济增长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望回落。2006年,中央政府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采取紧缩性的调控措施,甚至包括一些行政性措施。同时,产能过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也会相应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前两年的高位增幅将有所放缓,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但中国的高储蓄率、城市规模扩大和地方政政府投资冲动等因素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房地产投资、城市建设投资仍然有很大空间,企业设备更新投资仍有较大潜力,特别是食品、轻纺、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产品更新、技术更新速度很快,私人企业的投资信心充分,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此外,一些跨年度的大项目及新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将会继续增加投资或逐步开工。根据因素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我们预计2006年投资增长保持在20%左右。
  消费增长略有上升。2006年,一系列的有利政策将刺激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包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农业税的免征及公务员工资提高等,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预期将增加。同时,居民在旅游、文化娱乐、通讯、教育卫生保健等服务性消费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消费政策、体制和环境也将趋于改善,价格水平总体平稳,我国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根据因素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预计2006年社会商品消费额增长为13%左右。
  在进出口方面,出口增长幅度将显著下降,进口增长幅度上升,贸易顺差有望缩小。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口退税率调整和国际贸易摩擦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速会降低;但国内部分产能的严重剩余会加剧国内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增长和倒逼出口的增加。从总体来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口增幅将会较大幅度回落,进口增幅会平稳提高。根据计量模型和因素分析的结果,预计2006年出口增长率在20%左右,进口增长率在18%左右,贸易顺差比2005年有所减少,预计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下降到4%以内。
  综合上述分析,2006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将有所回落,根据结构向量式计量模型(VAR)和时间序列模型(ARIMA)的预测结果,预计2006年GDP增长率为8.7%左右。
  2006年物价走势预测
  价格是市场供求的综合反映,CPI和PPI一直是经济运行观察的重点,因为这两个数据往往可以反映通胀或通缩的压力,是制定货币政策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现象比原来复杂、研究者观察的角度和运用的方法不同,对价格走势的判断往往会产生分歧。
  2005年,CPI缓慢回落,无论是服装、耐用消费品,还是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价格都呈现出下降的态势,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4年同期上涨1.8%,比年初有较大的回落,特别是占1/3权重的食品价格指数快速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第四季度开始,CPI出现温和反弹,2005年9、10、11月份CPI当月上涨0.9%、1.2%和1.3%,据分析,这与水、电及燃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相联系,11月,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7.1%,并将带动其他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这预示着CPI持续下降的趋势已经在2005年发生逆转。2006年,价格改革尤其是资源价格改革将陆续出台。其中,已经有所动作的成品油价格改革仍将继续,电价改革也将进入实施新的输配电价管理办法,水价改革也将在明年正式启动,将合理调整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此外,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也将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价格调整机制,土地价格改革也被明确纳入了2006年的改革范畴。可见,长期低价利用资源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并会促进2006年CPI的提高。我们预测:2006年CPI将呈现温和上涨,涨幅在2.5%左右。
  从理论上讲,PPI是CPI的先行指标,如果二者出现较大的背离,将会导致上游企业利润降低,甚至有可能导致通货紧缩。2005年1-11月份,我国PPI上涨5.1%,远高于CPI指数,也就是说,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以及原材料、动力、燃料的购买价格指数的高增长不会马上传导到消费价格指数,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的产品供应量非常充足,许多工业品存在产能的严重过剩,供给能力的集中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过了需求的能力,使得PPI向CPI传导的程度非常有限。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上游产品的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有一个自我封闭的循环,它也会导致PPI向CPI传导过程变得相对慢一些。但从PPI的时间序列趋势来分析,PPI还是在缓慢地下降,特别是9月份以来,下降的幅度在提高,11月份涨幅比10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PPI和CPI差距正走向收敛,据我们的估计,考虑资源价格上调的因素,2006年PPI的涨幅在3%左右。
  政策建议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对于保证“十一五”期间持续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根据中央宏观调控意见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2006年宏观调控要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通过结构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并着力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主要政策建议包括如下四点:
  1.优化保证“双稳健”调控目标的政策工具组合。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时期,发展局势较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不宜做大力度的调整,以免带来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但一定要关注形势的发展,不断总结宏观调控的经验,增加宏观调控的透明度。注重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财政政策工具着力解决结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货币政策的微调和频率,并多运用价格控制工具,不断给投资者以信号,并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防止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干扰。
  2.实施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财税政策,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这是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目前,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将政府部分公共支出的投资转向农村,来解决限制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问题。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从制度和政策上保证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通过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运行尽管出现一些问题,但前景依然看好。未来的重点应该更多地放在重新平衡增长的结构问题上。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市场失衡的综合产物,需要用市场原则来加以解决,包括企业并购、重组、联合,政府应该积极配合推进,要避免用过多的行政手段来干预,并认真落实已经实施的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同时加快投资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盲目投资、产能过度扩张的深层次问题。
  4.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扩大就业,促进低收入阶层消费增加。我国的失业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即包括需求因素,也包括体制、结构等因素。政府不能简单地采取扩大需求的办法来解决失业问题,而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实行结构性的、差别性的政策措施。如,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直接提供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或对企业员工培训予以计划补助;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对企业和个人用于培训的费用在纳税时可以超额扣除;又如,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政府对于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使用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的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直接补助。另外,运用金融政策支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鼓励商业银行创造新的信贷品种与工具,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的增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