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轿车柴油化”之路在中国汽车市场并不好走 |
日前,中国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柴油轿车发展建议书》,指出柴油轿车将是目前缓解能源和环保压力的最优选择。之后,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现代华泰、奇瑞、江淮瑞风、华普等厂商,或推出柴油新车,或通过各种市场活动,为柴油轿车解禁摇旗呐喊。这一切是否预示着中国正在驶入柴油轿车的黄金时代?笔者认为,这些并不能表明柴油轿车的春天已经到来,“轿车柴油化”之路在中国并不好走。 第一,柴油轿车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不高。长期以来,柴油车除了在重型车领域无可替代之外,在乘用车领域几乎缺席。据统计,2004年国内共销售柴油轿车12654辆,还不到所有轿车销量的0.6%。一份来自网上车市的调查报告显示:了解柴油轿车的消费者只有29.7%,不太了解柴油轿车的消费者占64.6%。可见,消费者对柴油轿车的认知度不高。同时,经销商方面对柴油轿车也并不热衷推广。此外,国内各企业发展柴油车的动作并不大。除了一汽、上汽等少数厂商曾公开表示加大“轿车柴油化”的步伐之外,由于暂时看不到柴油轿车的光明前景,大部分厂家的选择仍是把大部分精力和资金用在汽油轿车的研发上。 第二,中国现有能源结构不适合发展柴油轿车。中国真正缺的不是汽油而是柴油,因为我国的石油炼制过程已经决定了柴油并不能满足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柴油轿车的发展。此外,要保证柴油车迅速推广,油品质量还需要提高,以保证柴油轿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石油石化企业目前没有动力去生产更多、更高品质的柴油,因为投资生产柴油,特别是高品质柴油,需大笔资金进行设备改造;而且,现在的柴油定价机制并没有完全市场化,生产柴油获利空间并不大。 第三,柴油轿车并不比汽油轿车更环保,难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在中国许多大中型城市,例如北京,最重要的污染问题之一是颗粒物,而柴油发动机的污染最主要的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因此,柴油轿车目前面临着一些政策层面的限制,部分城市仍坚持不给其上牌照,为其发展无形中设置了市场壁垒。 第四,中国柴油发动机技术落后将制约柴油轿车的发展。中国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缓慢,还不具备完整的全新柴油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许多国外已经普遍采用的现代技术,在中国仍处于研究阶段,有的甚至是空白。 笔者注意到,在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汽车展出了采用汽油直喷技术的汽车,降低燃油消耗20%,同样可以达到柴油轿车低油耗的效果。事实上,这才是目前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趋势。中国发展柴油轿车应该谨慎,否则可能会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误导作用。虽然在欧洲柴油轿车曾大行其道,但不代表明天的中国就该是其他国家今天的翻版。“轿车柴油化”并非中国的必由之路。 |
2005/12/9 9:47:25 中国汽车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