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要学会打“贸易战”

    11月8日上午,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罗伯特•波特曼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美两国《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纠缠了几个月的中美纺织品贸易纠纷总算尘埃落定。消息传来,中国纺织业者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悬了几个月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随着中国介入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国无疑将与越来越多的贸易战“打照面”,为了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中国必须在贸易战中学会打贸易战。

  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激增

  随着几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对外贸易所引发的风波、摩擦、冲突,甚至对抗也在不断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发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天空并不如想像中那么自由,近来冒出的中韩“泡菜风波”、欧盟对我国鞋类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前几个月的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无不如此。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各地“攻城拔寨”的同时,也备受各种贸易壁垒的“围追堵截”。资料显示,1995年至2004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达600多起,其中仅2004年,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涉案金额15亿美元,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激增至89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有关人士坦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之一。

  对于贸易战,中国是躲不掉的,根据贸易战产生的一般规律:经济实力快速上升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处于经济霸主地位的国家的有意、无意的遏制,贸易战在所难免。这就像在一个面积有限的房间内,如果里面住着一个胖子、几个瘦子,大家相处会比较融洽,但如果后来有个瘦子开始变得胖起来,而且胖的势头比较快,那么原先那个胖子肯定会觉得不舒服,搞些小动作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为什么中国总是“很受伤”?

  中外贸易摩擦比较复杂,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与外国贸易保护之间的碰撞,中国经济已步入“国际经济摩擦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将产业资本向中国大转移,近些年来中国吸引的外资已达数千亿美元,这些具有外资背景的生产企业具有强大的出口实力,使得中国外贸出口的数据不断“飘红”。产业资本的转移,促进了就业机会与商业机会的转移,使得输出国感觉“吃亏”,就业压力转化为政治压力,逐步形成了贸易保护主义,这就是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在联系。由于我国已成为全球产业大转移的重要“目的地”,自然而然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所针对的目标。

  冷静理智面对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出现了,中国要怎样去应对呢?

  应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与地区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并且会越来越频繁。作为国际经济舞台的重要一员,中国可能随时面对各种贸易摩擦的挑战。特别由于中国所具有的庞大低成本劳动力大军的优势,且出口经济规模很大,将可能会经常性地陷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当中,这是各国与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正常反应,可谓不足为奇。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要大惊小怪,惊慌失措,不要过度反应,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应该看到其产生的必然性。因为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很多行业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能力。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出口增加很多,量很大,但真正遭受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的,在2003年只占了中国整个贸易量的0.5%,去年不过就0.3%。因此,不要把贸易保护政治化,不能动不动就把贸易保护看成是指向中国,如果这样上纲上线,对经济发展不利,对全球化不利。

  对中国这个对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保障稳定、有序的国际贸易环境是个全局性的大问题,与之相比,某个产业、某个产品所遭遇的贸易保护壁垒只能是“小儿科”(牵涉到中国约2000万纺织从业者生计的纺织品贸易问题是例外)。总体而言,中国应冷静地、理智地处理好各种贸易争端,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准绳,是不损害整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不损害全球贸易环境,争取在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合作中实现中国和海外企业的双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