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能源危机影响汽车业 内降成本外推节能是捷径

    2004年,我国汽车工业结束了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当年新车注册451万辆,二手车汽车交易量约149万辆,汽车总需求超过600万辆。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万辆,增长12.4%,其中轿车920万辆,增长19.3%;私人汽车保有量1446万辆,增长18.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为600万辆。

  与此同时,2004年中国能源供给全面紧张,能源危机直逼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三大能源当中,煤炭在2004年是增产最大的年份,但煤价的大幅度上升说明供给仍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预计2005年煤炭供需紧张的形势还会加剧,煤炭价格将进一步走高;电力需求的过快增长与电源结构不合理的双重作用,导致当前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这种局面预计到2006年、2007年才能有所缓解,而2005年电力供需将继续保持偏紧的局面;石油天然气方面,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猛烈,2005年一季度连创历史新高,受国际油价的冲击,大量依赖进口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升,无论对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都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电力短缺和原油价格上涨对汽车工业发展和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首先,一些地区“开三停四”这样令人恐怖的现象重现,彻底打乱了雄心勃勃的汽车厂商的整体计划。其次,能源价格上涨不仅推动汽车制造业本身成本增加,同样拉动了汽车制造业上游如钢铁、有色冶金、零部件等部门成本的快速上升,这又反过来带动汽车整车行业成本的增加。面临成本上涨和庞大的过剩生产能力,汽车厂商根本没有涨价的机会,只有眼看着自身的利润被成本上涨和价格下跌一点点蚕食,汽车行业近期出现较大面积亏损的局面看来不能避免了。再次,油价上涨对私人汽车消费肯定是一个负面因素,在原有养车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油价上涨对消费者在汽车市场上持币待购无疑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主推作用,使本来就不景气的汽车销售市场增速放缓甚至会下降。汽车行业是影响油气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石油产量约1/3以上供汽车使用。由于中国汽车普及率远低于世界水平,汽车用油的比重也低于国外水平。2004年中国车用燃油消耗掉中国汽油总资源的85%,柴油总资源的20%。并且从长期来看,车用燃油消耗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这样来看,汽车工业1000万辆产能的规划可能因能源危机而放缓速度甚至搁浅,同时现在各地政府正在热心于发展的重化工业,使得能源供需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出路何在呢?只有内部挖潜降低成本、外部推广节能产品这样一条路径!汽车产业为了应付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冲击,一方面要设法降低成本,除了降低生产消耗外,特别要解决好由于合资体制导致的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和技术转让成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根本上的,汽车厂商在增加汽车产量的同时,推行节能型车辆已成为首要任务。大多数人看好电动汽车和混合燃料汽车未来的事实证明,在汽车动力领域的技术革命将是决定汽车工业能否延长其寿命周期的关键因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