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2004年,汽车信贷收紧以及降价带来的消费者持币待购,让连续两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下降,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效益大幅滑坡。如何促进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汽车业界关心的话题。

  日前,一些汽车企业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加快形成有利于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今天刊登的是他们的部分见解。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认证制度应对厂家一视同仁

  “新雅阁和新奥德赛上市前,光是排队通过有关部门的新产品认证就花了8个半月时间,要进入北京市场,还得通过北京市环保局的有关认证,又要花费1个多月时间。而进口车的认证却简单得多,这对国内汽车企业不公平。”提起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认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曾庆洪解释说,目前新车型认证需要大约6—7个月时间:认证试验需要大约2—2.5个月,其中包含发改委和3C认证要求的强检试验及发改委要求的定型试验(3万公里可靠性和性能试验);申报新产品公告需要大约2—3个月,其中包含3C认证申报和国家环保总局型式核准目录申报;申报北京和南京环保目录需要大约1—2个月。

  进口车不需要进行国家发改委车辆新产品公告认证,因此也不需要进行发改委公告所要求的定型试验(3万公里可靠性和性能试验)和相关申报,认证时间相应缩短2—3个月,试验费用削减约56%。

  曾庆洪希望认证制度对国产车、进口车一视同仁,更希望有关部门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认证时间。

  有关认证制度的建议,只是曾庆洪对改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众多建议之一。

  曾庆洪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规范二手车市场。他认为,目前在我国二手车评估、销售、服务领域里的众多不规范现象,严重制约了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二手车售后服务不规范,难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他建议在二手车检测、评估、认证、服务领域尽快出台相关技术标准。

  第三个建议是规范城市停车场管理。伴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大城市停车场管理不规范、有关规定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依旧突出,消费者对此抱怨颇多。希望有关部门针对各类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分类收费标准,并明确停车场的权利和义务,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

  针对汽车企业的税收问题,曾庆洪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希望《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关于支持企业自主开发的有关提法能尽快落到实处,比如,企业用于自主开发的投资或者为提高环保标准的项目如何抵扣企业所得税等。二是希望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目前已不适应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汽车消费税、购置税,能够得到适当的调整。比如,目前轿车2.2升级以上的消费税税率为8%,2.2升以下的税率为5%,应当再增加一档税率,即1.6升级以下的轿车适用3%的税率。对于自主研发的享有整车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考虑全额免征消费税,或在减征消费税时适用高比例。三是希望燃油税的实施能有明确的时间表,以便汽车企业能据此对自己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曾庆洪说,汽车市场虽然在去年出现了增速大幅放缓的趋势,但是,有庞大的潜在购买力作支撑,再辅以政策的正确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尹家绪:启动“汽车工业腾飞计划”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关于全国轿车、轻客分品牌销量的信息统计,2004年全国共销售轿车、轻客共计249万多辆,其中自主品牌63万多辆,仅占25%,自主开发的产品所占比例则更小”。谈及自主品牌,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尹家绪表示出担忧。

  尹家绪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当务之急是走自主发展之路,寻求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方式,防止外资控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目前的条件下,支持自主开发的政策必须从支持自主开发企业开始,形成开放竞争的格局,通过竞争压力迫使更多的企业走上自主开发道路。

  尹家绪建议,抓住“十一五”的大好机遇,启动“汽车工业腾飞计划”,从支持小型车入手,培养汽车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起步必须符合自己的基础实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避免“撑杆跳高”式的做法。未来国内汽车市场消费主体为广大老百姓,国家应重点鼓励发展经济型轿车,依靠自己的本土企业,为老百姓造价廉物美的车。

  尹家绪建议成立国家“汽车自主开发奖励基金”。他说,国家重点支持建设3—5个汽车创新工程技术中心,1—3家自主开发产品的产业化基地和样车试制基地。高额度的技术进步奖励能够鼓励企业进一步对自主开发进行投入。同时,汽车自主开发是系统工程,包括产品策划与分析、工程化设计与开发、生产及质量保证等多个环节,建立汽车创新工程技术中心有利于系统能力的形成。构筑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产业阵地,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和工艺的更新换代。

  尹家绪说,汽车产业政策必须确保其政策保障和推动作用,以政策优惠方式鼓励使用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和国家部委对小排量车的各种扶持政策法令,在许多地方法规面前显得单薄无力。建议建立自主品牌示范出租车,出租车队伍在城市中具备流动宣传的作用,由此唤醒更多民众的民族意识,使自主品牌汽车亲近百姓,深入人心。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加大扶持本土品牌的力度

  呼吁扶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今年的“两会”上,李书福提交了“加大扶持本土汽车品牌的力度”的提案。

  李书福认为,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国汽车工业,其自主品牌发展现正处在“边缘化”的险境之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边缘化”,中国汽车市场90%份额由跨国公司品牌占领;二是技术“边缘化”,尽管与跨国品牌的合作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但合资道路并没有换回汽车研发的技术。

  目前,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发展已经到了最关键和最困难的时刻,“最关键”是因为自主开发经过这么多年的曲折和磨难,终于有了些许亮点,有了几个可以继续孕育的胚胎,比如:吉利、奇瑞、哈飞等;“最困难”是就目前的市场生态而言,在与跨国品牌短兵相接的惨烈竞争中,自主开发企业及自主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另一方面,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也缺乏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足够支持,在社会心态和消费心态上也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这一点从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身上可以很清晰地体现出来。当吉利涉足汽车领域的时候,有人担心吉利造不出汽车;等造出了汽车,又有人担心拿不到许可证;等许可证拿到手了,又有人怀疑产品的质量;等产品被消费者接受了,又有人说你挣不着钱。如今,吉利实现了盈利,又开始有人担心吉利生存不了几年……总而言之,就是不相信中国人能把汽车做好。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社会心态对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信心不足,底气不足。

  为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李书福建议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自主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对本土品牌的产品开发经费方面能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促进中国本土品牌汽车技术研发水平的快速成长。二是支持本土民族工业自主品牌企业搭建国际融资平台,利用国际资本,推动本土企业的品牌建设。三是倡导国内舆论界给予本土民族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以更多关怀与支持。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东:倡导理性消费政府应率先垂范

  “南方某省会城市,在出租车更新中提出了排量2.0以上、车长4.5米以上的硬指标,结果投向市场500辆出租车,400辆为高档车,100辆为豪华车,引起周边地级市甚至县级市争相效仿,这种做法对轿车消费的恶劣影响不可低估。”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东对目前汽车消费中的非理性行为非常担忧。

  刘卫东认为,无论从能源、道路交通条件、城市建设还是环保角度出发,我国都应该倡导理性消费,严格控制大排量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但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行为仍普遍存在“摆阔气”、“爱面子”、“显身份”等非理性现象。

  “形成轿车消费的非理性心理,政府难辞其咎。”刘卫东解释说,首先,目前各级政府都有各自硬性或软性的公务用车标准,基本上都是趋于大排量、大尺寸。而在政府官员选用大而豪华的公务用车的同时,全国仍然有60多个城市对1.0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车限行。

  其次,一些重要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在出租车更新时,以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为理由,由政府出面出台了大排量、大尺寸的更新标准,进一步放大了非理性汽车消费的示范效应。

  此外,有购买能力的商务人士,受政府公务用车的影响,在购车时带有同政府用车“趋同”的心态,奉行豪华性、炫耀性的消费观念,助长了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上述三个层面的汽车消费现象,至今主导着中国轿车消费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并误导了汽车企业的投资方向和车型战略选择,对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

  “倡导理性消费,是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汽车企业、汽车消费者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刘卫东建议,首先,政府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并率先垂范。稳定、明确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既能抑制过度消费和奢侈性消费,引导居民走向与资源环境水平相一致的汽车消费,同时可以对厂商的开发和投资计划产生积极影响。比如,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作为一项基本的政策指针,就将对未来汽车产业、汽车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到公务用车领域,政府要摈弃盲目追求大排量、豪华轿车的奢侈浪费现象,把节能、环保、小排量轿车作为公务用车的首选车型,同时大力推进公务车改革,使公务员购车理性化,自觉成为全社会理性消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其次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承担起社会公民责任。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必须牢固建立节能和环保意识,摒弃奢侈、摆阔气的消费陋习,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汽车消费中自觉选用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

  作为汽车企业,更要主动担负起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企业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满足理性消费的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