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售后服务市场的兴起与汽配行业营销模式创新

    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快速兴起

  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444万辆,预计到2008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200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421万辆,预计到2008年,保有量将达到近5400万辆左右。200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规模为2350亿元人民币(260亿美元),其中售后市场规模为900多亿元人民币(100多亿美元),预计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

  在轿车市场中,从最近3年的轿车销量数据来看,国内轿车车型在小型轿车、微型轿车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新华信的研究预测,2004年小型及微型轿车将占据35.5%的轿车市场份额,2008年将达到46.2%。2003年度新华信汽车联合满意度调查显示,小型轿车和微型轿车车主选择非特约维修站的比例要高于其它级别轿车,小型轿车和微型轿车车主对于维修站的忠诚度要低于其它级别轿车。另据新华信汽车用户调研,小型轿车和微型轿车的用户在过了保修期后更换授权售后服务站的比例非常高。因此,授权服务体系外的售后市场将会存在,并且保持较高的增长。

  汽车保有量和私车消费的稳步增长也成为国内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坚实基础。有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近500家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共交易二手车158万辆。目前国内二手车交易持续繁荣,年销售量平均增长近30%。二手车的兴起对零部件生产和供应渠道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手汽车的修理和翻新是售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二手汽车对配件的销售渠道有着多样化的需要。二手车销售量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汽车售后服务、零部件等配套体系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以上三大因素将推动中国售后服务市场快速的发展和扩大。

  国内售后市场与汽配流通模式的业态变化

  1、国外经验的借鉴

  国外售后市场有两大模式:

  在日本的售后市场上,每年的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700亿美元,授权售后服务系统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也愿意接受整车厂为品牌的零部件产品。多渠道的流通模式在美国售后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的零部件生产商渠道划分为零售、配套和分销三部分。其中,零售渠道包括汽车零部件专卖连锁店、大型折扣店、会员制大卖场、五金行、超级市场和DO IT YOURSELF商店;配套渠道包括整车厂和4S经销商;分销渠道包括有专卖店的仓储分销商、重型车分销商、批发商/汽配经销商、仓储分销商、二级仓储分销商、油漆和车身部件分销商。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售后市场与汽配流通模式将向美国的多元化模式发展。

  除此以外,值得借鉴的还有国际零部件生产厂商的品牌观念和做法。独立的零部件品牌在多渠道的美国售后市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零部件生产商已经建立起独立的零部件品牌,并在售后分销渠道发挥作用(如TRW、VISTEON、DELPHI等);DANA、DELPHI也有诸多汽车用品品牌进入类似AUTOZONE等大型连锁汽车用品大卖场。

  2、零部件厂商的新机遇

  国内以整车厂家为主导的4S经销模式正受到市场的阻力。未来5年中,连锁汽修企业将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业态模式。目前,国内的连锁维修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小修、保养方面,随着市场的成熟,业务将覆盖目前所有的汽车维修服务。需要强调的是,大修业务能够体现比较高的技术能力,并为连锁维修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将成为中国连锁维修企业的必竞市场。

  国内目前已呈现出新的汽车销售、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国际企业大批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观念也日趋成熟,根据国内流通行业过去发展趋势的经验,以汽修连锁、配件大卖场为代表的售后服务市场正在兴起,并将成为以整车厂为主导的4S店模式的强有力竞争者和补充。

  汽配流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形成两大阵营,以整车生产厂商和其配套零部件生产厂商为一方,非配套零部件生产厂商和零部件流通商为另一方,他们之间的角力正在加强。这些企业都希望争夺中国售后市场这一块“蛋糕”。笔者认为,在售后市场上,谁将占据主导地位还将由市场和政府决定。目前,中国售后市场需求是多元化,未来也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面对多元化的市场,品牌将在零部件市场起到重大的作用。从低价的渠道获得高品质零部件可提高独立维修商的品质和竞争力,同时独立售后市场的发展提升了对零部件品牌的需求。因此,市场的竞争也将催生零部件品牌的出现。

  零部件企业进入售后服务市场的准备

  售后服务市场的兴起使零部件厂商有新的市场机会。应对售后服务市场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企业要作好生产流程,调整工艺方案;应对售后服务市场有众多经销商的局面,企业应该做好销售体系的搭建工作,包括管理模式的改变、人员队伍的建设和营销体系的完善。

  笔者建议零部件企业应在渠道上提升竞争优势,尽早与大的、有潜力的大型零部件流通企业和连锁服务商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汽配企业新趋势

  毋庸置疑,树立品牌将是汽配企业新的趋势。笔者认为,从市场出发,有专业品牌和大众品牌两种模式可供零部件生产企业选择。同时,有区域品牌和全国品牌两种模式供汽配流通企业选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