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中国柴油车市场潜力巨大 |
今年2月,一汽大众推出了中国第一辆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1.9升宝来TDI柴油车。这是继捷达SDI柴油机轿车后,一汽大众推出的第二款柴油轿车。 对柴油车情有独钟的并非只有一汽大众,国内其他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显露身手。去年,江铃陆风推出了一款柴油发动机的双门休闲越野车。瑞风、华泰特拉卡、长丰猎豹也分别在去年推出了自己的柴油车。与一汽大众同根同源的上汽大众也正在酝酿柴油版POLO和帕萨特。此外,菲亚特、福特和标致雪铁龙也准备在今年向中国市场推出柴油轿车。 江铃陆风开发中心副主任、动力及整车系统总工程师曾应龙认为,中国柴油车市场潜力巨大。正是看好这个市场,国外很多发动机生产厂开始谋求在中国立足。前不久,博世、康明斯、戴克、沃尔沃等几家著名的汽车企业在北京共同发起“绿色柴油机行动”。 2003年,在汽车动力全球柴油化的趋势下,国内也兴起了柴油发动机动力乘用车市场。而先期进入市场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国内车市,随着柴油品质的提升和发动机的进一步改进,使用柴油车的呼声越来越高。2004年,随着汽车运动的再度升温,柴油车的市场需求很快呈现出来。近日,市场最大、禁令也最严的各大城市对柴油车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秘书长崔洪说,柴油机在中国的兴起不会很久远。 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发动机专家刘峥对中国柴油车发展模式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柴油车在中国应朝着目前欧洲的柴油机发展状况靠拢。刘峥推崇欧洲模式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整体能源供给状况。目前我国原油的纯进口量为每年8000多万吨,汽车保有量为2800万量。按照目前的统计数字,我国能源供给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依赖进口。而预计未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亿辆,到那时需要多少能源想必一定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发展柴油轿车,普及柴油经济型轿车应是一个国策问题。我国柴油车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这是规律所在,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说是个总的规律。 奇瑞总经理助理兼发动机二厂厂长冯武堂持同样观点。他表示,尽管目前柴油机的普及率并不高,但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柴油发动机的运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柴油车是最好的过渡替代品 但目前柴油车在欧美一些国家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其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普遍认为新的混合燃料和电动车才是真正环保无污染产品,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最后归属。现在氢燃料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已达到了相当产量。在北欧等国电动车也在开始慢慢发展,充电和加气的网络也具备一定规模。但因为价格方面的因素,以混合燃料和电为动力的轿车仍不能真正普及起来。 在新型燃料和柴油这两者中间,刘峥认为它们并不存在冲突和矛盾,而应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 首先,柴油发动机现在已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而且经济性突出,目前一汽大众推出的柴油车已具备了相当的条件。刘峥还透露,其实早在7、8年前大众就有在中国推柴油车的准备,不过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未能成行。 在节能环节,未来中国是发展柴油车还是发展混合动力?刘峥的看法是,从长远来看不论是柴油还是汽油都有用完的一天。燃料电池这种双动力车或者电动车肯定是最终的发展方向,但它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中间有个过渡阶段。 问题是这个过渡阶段我们采用什么产品?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态度:一是在混合燃料和电动车普及前仍使用汽油发动机;二是在这个过渡期内采用更为节能的柴油发动机。刘峥强调,在今后二、三十年内,比较现实的是采用柴油发动机。因为新技术成熟最快也要经过二十年,而在这段时间内仍大量使用汽油发动机,会浪费大量资源,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相当不利。 柴油车与汽油车应均衡发展 曾应龙表示,尽管柴油发动机很有前途,但还是有一些制约柴油轿车发展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柴油的品质。因为随着柴油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更加依赖于高品质的燃油。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柴油品质根本无法满足最新的欧洲三号、四号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技术的使用要求。含硫量较高的燃油会对柴油机的高压供给系统、电控系统以及后处理器造成影响,不但会导致柴油车排放系统的恶化,还会缩短系统寿命,并产生一系列的售后服务问题。 同时,国内的大多数消费者对现代柴油机的认知度还非常低,大部分人对柴油车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黑烟滚滚,噪音令人无法忍受的认识上,对柴油轿车还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此除了以上提到的加强柴油品质以外,还需要各汽车厂商对消费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推广工作。 从宏观上看,轿车柴油化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短期内,政府还需要为柴油化创造更好的环境,而汽车制造商则应开展更广泛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同时,刘峥表示,柴油机和汽油机各有优缺点,各有自己的用户群。在马力上,大马力汽油机不如柴油机。但目前柴油机在排放上不如汽油机成熟。在技术上尤其是电控技术柴油机比汽油机要求要高。另外,在技术的可靠性和产品的耐久性上柴油机比汽油机也稍逊一筹。 因此,刘峥反对柴油机化这样的一个概念。柴油机和汽油机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两者各占一定领地,相互补充。发展趋势是,柴油机比率上升而汽油机的比率下降,最后达到一个平衡点。但他说,这个平衡点也是相对平衡,“美国达到20%是有可能的,再高就不现实了,而中国的比率应该和欧洲更加接近一些,是30%多一些”。 |
2004/9/24 9:16:13 新京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