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钢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风卷汽车业

    目前世界钢材市场和钢铁生产原料市场价格产生“火山喷发”式的上涨,被称为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猛烈的一次。一系列的价格联动效用,推动了世界钢铁业的“繁荣”,却引发了相关行业的原料危机,汽车业就首当其冲,各上下游企业无一例外地被卷入这场“钢价上涨”之风中。

  制造商力保车价稳定

  持续飙升的钢价使汽车制造商如履薄冰,按此情形下去,他们不得不作好长期削减开支的打算。

  由于同原料供应商订有长期合同,又在全球范围内大批量采购,制造商们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钢价上涨所引起的成本攀高,据全球最大的几家汽车制造商高官所言,情况并非如此:即使有长期合同也不足以抵挡这来势汹汹的钢材上涨之风,就在过去的短短几月内,钢价的上涨幅度竟高达30%!

  “钢材料价格涉及成本问题,不可小觑。”通用集团首席财务官JohnDevine在3月3日日内瓦车展的采访中这样说道。他同时指出汽车生产中其他的一些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例如铝。但是他并不认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必定会导致最终产品价格上扬,从而累及消费者。“成本结构与收益结构可是两码事,”他表示,“我们必须设计出一套方案能够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当然这也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

  但不管怎样,“钢价上涨”,这个时候突如其来,对汽车制造商们来说确实不合时宜。为了应付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提高利润率,很多汽车商在近几年已经大大地削减了开支,其中不乏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近两年来我们成功地避免了那些不利形势的影响,”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DieterZetsche指出,“但形势确实是越来越严峻,当我们遭受成本上涨危机时,必须在整个环节中尽可能得找出削减开支的方案得以与之抗衡。”

  原料商停货相逼求抬价

  钢铁生产原料市场价格产生的“火山喷发”现象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铁生产原料的严重短缺状况。现在全球性生产原料的供给短缺已经涉及到废钢、生铁、铁矿、焦炭、焦煤等一系列与钢铁生产有关的原料和燃料,短缺甚至波及到与上述原料供给有关的世界远洋运输能力和港口装卸能力。世界钢铁动态专家最新预测表明,2004年4月以前,全球钢价将比目前大涨30%左右。全球短缺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上升,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提价连锁反应。

  另据媒体披露,韩国蒲项钢铁将其国内的热轧板的价格提高14.1%至每吨405000韩元(合342美元),将冷轧板的价格提升10.6%至520000韩元(合439美元),在全球大型钢铁企业将其国内钢材价格提升的同时,一些企业也提高了出口钢材的价格,阿赛洛宣布从2月16日起,继2004年第一季度平钢上涨5%-7%之后,第二季度的价格再度提升至少8%。

  钢价涨了,供应商本该理直气壮地抬价了,无奈上游企业守着长期合同当仁不让——“维持原价”!履行原有的合同无异与自己吞下上浮的成本,在亏本与违约的权衡中原料供应商们情愿选择后者。他们纷纷以停运相逼要求以新价格履行契约。

  零部件商两头痛

  从德尔福,这家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企业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赢得了法院的临时令,即要求原料供给商恢复供货,继续履行原有合同。

  “许多供给商称如果德尔福不补偿他们为钢材上涨所支出的额外成本,他们将只会有一种选择——违约,”德尔福新闻发言人Piccinin同时表示,“德尔福正积极地与供给商对话解决该问题,对底特律的制造商应该不会有影响。”

  较之德尔福这艘零部件业的航母,其他一些中小型零部件企业面对原材料难题就没有如此从容。“从去年以来由于钢价原因成本已经上扬了60%之多,”据美国OESA(该协会代表340家中小零部件企业)称,“这些中小企业承受着上家的压力,包括德尔福这些大型供应商以及通用等大型制造企业等。”

  “这些中小零部件企业需要渡过危机,而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等于对这个问题熟视无睹。”德尔福的一位负责人如此道苦,“这并不仅仅是德尔福一家的问题。”

  “德尔福每年在北美的钢材消耗达9亿美元,其中单单来自下游供应商的就有7亿美元,”Piccinin称。

  据道琼斯消息,德尔福曾要求通用其最大的主顾来帮助共同解决成本危机问题但未被采纳。而Piccinin和通用新闻发言人TomHill并未提及德尔福是否与通用有过接触。Hill表示自1999年与德尔福资产分离以来,通用目前对供应商并未拟定相关扶持计划。因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其已经通过自身渠道进行原料采购,并与大部分供给商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德尔福并未参加该计划。

  政府相关政策褒贬不一

  “为解决钢价问题,布什总统在2003年11月份采取了相应的关税保护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使钢材价格趋向平稳。”美国钢铁界咨询顾问ChristopherPlummer以热轧板为例,“现价是每吨500美元,而在过去的15年内平均价格都每吨310美元。”

  Plummer对中国汽车业现状称道有加:“在过去的8个月里中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安排。”

  据悉,2003年5月,中国开始对部分钢铁产品实施180天的临时保障措施,11月,又决定对进口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彩涂板无取向硅电钢和冷轧不锈薄板(带)实施为期3年的最终保障措施。2004年初,外经贸部曾对最终保障措施中的部分产品不再加征特别关税,但还是有一部分轿车用钢材在“保障”之列。在这期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但包括宝钢、马钢和武钢等在内的钢铁企业,却取得了非常好的经营业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