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政策 |
●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所涉及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汽车投资和生产层面的问题。必须从长期和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和制定发展战略 ●中国汽车产业的许多问题要靠市场和市场竞争来解决,而不是靠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政府担心汽车产业过度投资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在竞争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应给进入者以平等的机会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快速增长阶段,汽车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为使大众汽车消费产生好的效果,首先应发挥市场作用,但是,由于“外部性”的大量存在,完全靠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是不够的。短期适应性的政策调整不足以应对“汽车社会”将面临的全局性问题。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所涉及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汽车投资和生产层面的问题。必须从长期和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和制定发展战略。其中有许多比对汽车“生产册”控制更加重要的环节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当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设定清晰而富有远见的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 汽车作为战略产业,要成为持续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头产业;注重与汽车产业相关行业、服务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真正使汽车消费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的载体;充分考虑能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借鉴国际经验,在进入“汽车社会”时,作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少,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动参与国际分工、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产业和企业结构,壮大本国、本土企业,成为汽车产业强国,实现大宗汽车产品的净出口。 第二,制定强制性燃油经济性法规。 在大众汽车消费起步的时候,就应给社会以强烈的信号,即节能和环保。中国燃油经济性现状以每公升燃料行使里程计算,与日本2010年目标相比高出24.7%,与欧盟第二阶段将达到的目标相差高达48.4%。要使新进入市场的汽车能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1975年美国制定了强制性汽车燃油经济性政策,并于1978年生效。和标准实施前相比,仅2000年美国节油1.9亿吨,节约资金920亿美元。 第三,制定汽车消费政策更具有本质意义。 制定汽车消费政策的重要任务,就是使释放居民汽车消费潜力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一方面要净化汽车消费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燃油税和差别税费等政策工具,体现政府鼓励和限制汽车消费的倾向。以汽车消费政策引导居民汽车消费,以客户的“货币选票”影响厂商的研发、生产和投资。政府以市场化手段将不断扩大的居民汽车消费和厂商研发、生产、投资引导到当期国家能源、环境、配套条件可承受的范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制定和推行汽车消费政策的做法与政府管住企业、督促企业研发、限制市场进入、控制企业投资的做法相比,无论对消费者、厂商还是可持续发展都更加有利和有效。 第四,竞争的筛选过程不可逾越。 我们可喜地看到,近年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企业的竞争力也随之提高。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企业的成长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汽车产业的许多问题要靠市场和市场竞争来解决,而不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目前,政府担心汽车产业过度投资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在竞争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应给进入者以平等的机会,政府采取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发布产业信息;深化企业改革,所有权到位;新的政府资金不再进入,政府不要鼓励或直接干预企业投资;进一步制定和严格推行如产品的技术、质量、环保、安全、能耗、售后服务和工厂的环境等产业进入标准;银行严格信贷评估和审核;公平税费和严格土地使用管理等。 第五,把握参与国际重组的机会。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持续增长的汽车大市场,能够构成经济规模。如果战略、策略把握得好,中国制造的汽车和零部件在充分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将来完全可能实现净出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离开国际背景独立发展汽车业的可能性逐渐消失。我们关注的不应是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应该参与世界汽车产业“重新洗牌”的过程,而是中国汽车产业抱以什么目标、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融入世界汽车产业全球化浪潮,才更能发挥优势,分享更多的利益。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重大的战略选择。为此,政府必须调整有关政策;企业必须制定中长期战略,以加入WTO为契机,以实现在中国的大规模生产和实现净出口为目标,积极投身国际重组、参与国际分工,这是中国汽车业发展一种可选择的出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清泰) |
2004/2/12 14:04:2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6961
Email:hyxxb@caam.org.cn chenshihua@caam.org.cn
电话:010-68594196,68595379,68595015,68595235 |